如何定義和評估肌少症?

隨著社會人口老化,肌少症逐漸成為重要的議題。肌少症當然不見得是老年人才有可能患得的病況,不過年輕族群相對罕見。其中有幾辨識方式,包含肌力、肌肉量、體能等。近年來逐漸有更多研究指出肌力為當中特別關鍵的指數,可能比肌肉量更加重要。

來源: Sarcopenia: revised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. Age Ageing, 2019 Jan 1;48(1): 16-31

成長期會快速增加肌肉量,20-30歲左右為多數人的肌力和肌肉量的巔峰,之後則逐漸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流失。
 
目前有兩個國際小組定義的標準被廣泛使用: 歐洲肌少症評估共識 (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/ EWGSOP),以及亞洲肌少症共識 (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 /AWGS)。定義出標準的檢測手法和流程,能幫助專業人士盡早便是高風險族群,安排適當的預防或矯正措施。
 
原則上檢測的流程大同小異,從簡易的測試或問券做初步篩選,如果有風險前兆再進行更進階的測試評估。
 
Strength (肌力), Assistance with walking (輔助行走), Rising from a chair (從椅子上起立), Climbing stairs (爬樓梯), and Falls (跌倒) (SARC-F) 和小腿圍度 (SARC-CalF) 問券
  問題 分數
肌力
Strength
提起10磅 (約 4.5 kg) 的重物會感到困難嗎?
沒有困難: 0
有些困難: 1
很困難 / 無法完成: 2
輔助行走
Assistance in walking
在房間內走動時會感到困難嗎?
沒有困難: 0
有些困難: 1
很困難 / 需要輔助 / 無法完成: 2
從椅子上起立
Rise from a chair
從椅子 (床) 起身時會感到困難嗎?
沒有困難: 0
有些困難: 1
很困難 / 無法完成: 2
爬樓梯
Climb stairs
爬10層樓梯會感到困難嗎?
沒有困難: 0
有些困難: 1
很困難 / 無法完成: 2
跌倒
Falls
過去一年以來跌倒幾次?
沒有發生: 0
1-3次: 1
4次以上: 2
小腿圍度
Calf circumference
量測右腿圍 (雙腳放鬆,兩腳打開20cm)
男:
> 34 cm: 0; ≦ 34 cm: 10
女:
> 33 cm: 0; ≦ 33 cm: 10
 
 
如果初步問券 / 篩選後的結果表示受測者似乎有些肌少症的風險,那麼建議進行肌力、肌肉量、體能相關的檢測。(歐洲和亞洲族群建議使用不同的定義點)
 
肌少症定義點
  歐洲肌少症共識 亞洲肌少症共識
  問券 / 圍度量測
初步篩選 SARC-F
SARC-F ≧ 4
SARC-CalF ≧ 11
小腿圍度 (男: < 34 cm; 女: < 33 cm)
  低肌力
握力
男 < 27 kg
女 < 16 kg
男 < 28 kg
女 < 18 kg
椅子坐站測試 15秒內無法完成5次 12秒內無法完成5次
  低肌肉量
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(ASMI) (ASM/height2)
男 < 7.0 kg/m2
女 < 5.5 kg/m2
男 < 7.0 kg/m2
女 < 5.7 kg/m2
  低體能效能
步行速度 < 0.8 公尺/秒 (4 公尺) < 1.0 公尺/秒 (6 公尺)
簡易身體功能量表 (SPPB) ≦ 8 分 ≦ 9 分
起身行走測試 (TUG) ≧ 20 秒  
400 公尺步行測試 無法完成 / ≧ 6分鐘以上  
來源:
Sarcopenia: revised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. Age Ageing, 2019 Jan 1;48(1): 16-31
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: 2019 Consensus Update on Sarcopeni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. JAMDA 21 (2020) 300-307
 
近期更新的肌少症評估指南會將受測者分成不同等級:
  肌肉品質 肌肉量 體能效能
無肌少症前兆 正常 正常 正常
肌少症風險 正常 正常
肌少症 正常
嚴重肌少症
 
 
篩選-評估-確診-嚴重度
彙整以上的建議流程,順序基本上就是辨識、評估、確認。

肌少症評估流程

由以上的流程可見,肌力 (例: 握力) 和肌肉量 (例: 肢段肌肉) 是其中關鍵的檢測內容,另外也有圍度和腿部相關的檢測。
 
使用認證的專業握力計 (例如啟德MG4800) 能確保結果的準確度。無線傳輸的版本更能簡化量測流程、省時、減少出錯率。
 
肌肉量的檢測則可運用BIA體組成分析儀。不同品牌的機器所提供的肌肉值可能會有明顯的差異,因此要務必選擇認證肌種,且確認品牌有足夠的研究和驗證經驗,且固定用相同肌種追蹤變化。當然,也一定要遵照標準的BIA量測流程,例如在同一時間空腹量測。

推薦閱讀

Top